如何学习英语?
初学英语当然要找老师。老师可以分为中国老师和外籍老师两部分。我们主张无论是中外老师,均需要具备标准的英语发音,流利的口语和儿童教师的心理素质。老师上岗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试,通过后才能成为正式老师。
外籍教师最好来自母语为英语的国家。主要就是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。其他非英语母语国家的教师可能会有口音。外籍老师至少要具备本科以上文凭,上岗前也要进行培训。
孩子的语言学习曲线
D. Rumelhart & D. Norman (1978)的一项研究成果指出人类有三种学习模式(Learning Modes):累积模式(Accretion),结构化模式(Structuring)和调整模式(Tuning)。累积模式是指将新的知识叠加到已有的记忆中。结构化模式则需要将新的概念化结构和范式塑造为新的知识。调整模式则是指通过实践将知识运用到某一具体的领域。如果具体应用到儿童的语言学习中,累积是主要的模式。结构化模式和调整模式需要相当的技巧和经验,不是孩子可以做到的。根据积累模式,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学习模型。
我们都有一个常识,那就是已有的知识越多,则学习新的知识越快越好。假设我们最初的知识量为K0,则一年后新获得知识量将和K0成正比。用数学表示就是:
新知识 = pK0,其中p称为进步率。于是,我们有下列等式:
K1 = K0 + pK0 = K0(1+p)
K2 = K1 + pK1 = K1(1+p)= K0 (1+p)2
…
Kn = K0 (1+p)n
也就是说,孩子在第n年的知识量是随着时间指数增长的。进步率可以解释为孩子的学习速度。如果我们教育得当,孩子的进步率就会比较大,与同年龄孩子相比掌握的知识就要多一些。我们来看一下进步率p分别为0.1,0.2,0.3,0.4时的曲线(称之为学习曲线):
根据这个学习曲线,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的分析:
- 无论你的进步率有多快,最初几年的知识量的增加非常有限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大多数初生婴儿要花费1年时间才能说出第一句话,不管你如何使劲教他。因为初生婴儿的知识起点近乎为0。
- 在学习的最初三年,孩子的进步非常缓慢,无论你用什么方法,结果都差不多。许多性急的家长将孩子送到英语学校学习,也许一年时间都不到,就着急看效果。结果自然都是失望的。无论这个学校有多厉害(=进步率有多高),一年的时间都不可能有多大成效。
- 真正的差别大概在5-6年时有了较为明显的区分。进步率高的学生的知识量可能会数倍于进步率低的学生。而到了17-18年时,高低之分可能达到数百倍之多。这意味着进步率为0.4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哈佛大学,而进步率为0.1的学生也许只能考个三本。这就是知识积累的力量,指数增长的力量,时间的力量。
- 如果任何人告诉你他可以让你的孩子快速学会英语,那他一定在骗你!
总结一下:首先,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家长们要耐心等待奇迹的发生。其次,你要为他寻找一个进步率比较快的环境,然后持之以恒,奇迹一定会发生。当然你不能中途中断,否则奇迹永远不会发生。
懂得这个模型,家长们就不要追求急功近利,持之以恒才是正道。每天学习一点,每天进步一点,那么4-5年后就会有奇迹发生。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进步率,也是每个老师应有的的信念!
参考:Rumelhart, D. & Norman, D. (1978). Accretion, tuning and restructuring: Three modes of learning. In. J.W. Cotton & R. Klatzky (eds.), Semantic Factors in Cognition. Hillsdale, NJ: Erlbaum.
每天都比别人多学一点,持之以恒
孩子在家如何自学?
10,000小时规则(The 10,000 Hour Rule)
Malcolm Gladwell 在他2011年出版的畅销书《Outliers: The Story of Success》中研究了各个领域成功人士各自花费在自己专业上的时间,提出了著名10000小时规则(The 10,000 Hour Rule)。他说,一般人只要在某一个专业领域花费大约10000小时的时间进行练习、学习或者研究,他就能够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里手。例如,心理学家挑选了一组德国的小提琴手作为样本,经过调研,凡是拉的好的琴手均累计了超过10000小时的练习时间。而差的琴手则平均只有4000小时的练琴时间,相差一倍以上。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微软的老板比尔盖茨。大家津津乐道的故事是1975年盖茨上大学期间从哈佛辍学,和朋友艾伦一起创立了微软,而后成为亿万富翁。对吗?错!事实上,学生时代的盖茨和艾伦就读于西雅图的精英私校Lakeside。该校在1968年即斥资3000美元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电脑终端系统。当时美国的大部分大学都没有这条件。盖兹和艾伦从8年级(相当于中国初三)就开始学习电脑编程,每天泡在电脑终端上的时间比课堂时间还多。盖茨的家离华盛顿大学很近,他经常在晚上溜进华盛顿大学的电脑实验室用电脑。这样一来,盖茨和艾伦远在创立微软之前就已经积累了超过10000小时的电脑实践,成为了当时名副其实的电脑专家。这个才是微软成功的真实故事。
那么10000小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?很简单,你只要用一万除以一年的365天,结果大约为28。这是说如果你一天练习28小时,一年就可以达到10000小时啦。这当然不可能!那么每天14小时呢,你需要2年时间;每天7小时呢,你需要4年时间;每天3-4小时的话,你大概需要8年时间。以我的观察和经验,一个孩子学习掌握语言的时间大致也符合这个规律。在母语环境中,一个初生婴儿平均每天大约接触母语7-8小时,故大约4岁左右的孩子都会讲一口流利的母语了。学习英语也是如此。如果孩子从4-5岁开始每天学习英语3-4小时,小学毕业时,英语就过关了。
当然,有些人可能会提出质疑。为什么一定是10000小时,不是9000小时呢?其实具体数字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你要懂得,大部分需要勤学苦练的行业,例如演奏乐器、体育项目、艺术、外语等,这个规律确实在起作用。为什么别人的琴弹的比你好,球打得比你好,画的比你好,英语说得比你好?很简单,他花的时间比你多。
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如何学好英文,请扫描加我的微信:
手机: 15321820679